查看原文
其他

任性!在深圳这家公司,“员工必须活到100岁”!

深圳梦 2019-10-07

近日,基因检测上市公司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再“爆金句”,引发舆论极大争议。


5月28日的贵阳数博会上,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在出席论坛时发言要求员工必须活到100岁,称“100岁不封顶,所有的员工都必须做到这一点”。


针对“活到100岁”这项要求,汪建规定了“三大纪律”,即员工(的孩子)中不允许有(已知)出生缺陷、不允许肿瘤晚于医院发现、不允许放支架(心脏搭桥)。

  



为了促进“三大纪律”的实施,汪建还采取了一些特殊的落实办法。比如“把食堂每一个人吃饭的东西智能化”,让员工“吃饭没隐私”;关闭客梯运营,只开放货梯,最终“搞得我们那的人没人敢坐电梯”。

 

华大基因电梯关停照片 来源:网络

 

华大基因的“小目标”引来了不少网友的批评,很多人认为汪建关于“员工必须活到100岁”的言论是一种夸大宣传,感叹道,“高科技公司硬生生玩成传销企业”。

 


也有网友认为,汪建的言论只是“装疯卖傻,博上一乐”,不必当真。活不活得到100岁,谁来验证?很可能出现死无对证。



其实,近五年来不停有媒体报道过华大基因的“百岁高寿论”。


汪建关于杜绝出生缺陷的发言也引发了很大的质疑。对此南方都市报评论道,其广告成分大于说话本身,经不起推敲。此外,该话题还涉及到人类胚胎细胞或生殖细胞的基因技术和敏感的科学伦理。(来源:中新经纬)



小编认为,其实更值得关注的是:


基因检测目前能做到哪些?


公开报道显示,2013年,美国好莱坞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通过基因测序,得知自己是 BRCA1 突变基因携带者,患上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几率分别是80%和50%,做了预防性乳腺切除 。2015年,她又切除了卵巢和输卵管。


由于来自家族的遗传,安吉丽娜·朱莉的曾外祖母、外祖父母、舅舅、阿姨、母亲都因身患癌症不治而亡。朱莉说,手术后,自己患乳腺癌的机率从87%降到了5%。



据悉,目前市场上第二代高通量基因测序仪的出现,让基因检测在肿瘤预防治疗、控制出生缺陷等医疗临床领域能够发挥一定的价值。


市场上已经有创业公司推出针对癌症全周期诊疗各个环节的健康管理产品,包括癌症的风险评估、早期筛查、分子病理诊断等业务。


“不同疾病的基因不一样,基因检测能够解决的只是其中一部分,”23魔方创始人兼CEO周坤表示,“遗传性耳聋和无创产检目前已经进入快速普及阶段。”


公开报道显示,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有助于早期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如果筛查发现是遗传性耳聋,可以尽早安装人工耳蜗,避免儿童因聋致哑,如果发现是药物敏感造成的应激反应,就可以提前避免这些药物的使用。据报道,华大基因已完成超百万例耳聋基因检测,发现基因突变携带者与受累者5%左右。


无创产检可以检测患有唐氏综合征的胎儿,60%患儿在胎内早期即流产,存活者有明显的智能落后、特殊面容、生长发育障碍和多发畸形,通过堕胎可以避免这样的胎儿出生。“基因检测的作用主要是筛查,发现问题采用堕胎的办法。”杨连君表示。


目前,国内共有近300家医院使用测序仪进行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其中三分之一配置了国产测序仪。


天赋检测?不能信!


目前,市面上的基因检测包括科研和医疗相关的专业级基因检测和消费级基因检测,其中用户接触较多的是消费级基因检测,微基因、23魔方等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提供的检测服务包括祖源、健康风险、营养补充和用药建议,在周坤看来,这是让用户更好地了解自己。


本是科学检测,但这两年更为消费者所知的,却是一些公司宣称的天赋基因检测。天赋检测是指通过基因检测分析孩子在体育、艺术、数理逻辑上的“天赋”。


新京报曾报道过,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孙英丽表示,并不存在真正的“天赋基因”,那些所谓的“天赋基因”是指和智商相关的一些基因,将其命名为“天赋基因”只是个噱头,它有一定的科学基础,但是夸大的成分过多。


基因测序领域的资深从业者、Thermo Fisher公司全国临床市场战略总监柴映爽曾写文,指出“学术界至今没有公认哪个基因跟天赋有必然联系,拿着一些发表的探索性研究文章,就说是业界证实的结果,忽悠行业外的老百姓赚钱,既不科学,也不道德。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副院长蒋慧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很多所谓的天赋基因检测,我觉得是绝对不能做的。这个完全是误导或者误用信息。”(来源:寻找中国创客)



以下是华大基因官微分享汪建在数博会上发表的观点原文:


汪建在数博会:从数字经济到生命经济

来源:华大基因  2018-5-29



2018数博会“数字经济”高端对话论坛


5月28日上午,在2018数博会“数字经济”高端对话论坛上,贵州省政府副秘书长、省大数据局局长、党组书记马宁宇会同汪建、马化腾等四位嘉宾,围绕着健康大数据、数字经济和生命经济,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老汪的观点,和大家分享一二。


01

生老病死是本原 

我一直在做基础科学,先学西医,后学中医,最后发现基因能够解决问题。自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于1990年启动,距今已28年。生老病死,只有在基础科学领域才能得到解决。即便始终觉得科研离应用远得很,我们也在这个领域坚持了28年。

 

我们曾经面临争议,直到2007年,我决定离开中科院而“下海”。那时我们考虑,如何把基础科研跟产业结合起来?我常常到处讲,自己是“贪生怕死”之人,喜欢“一劳永逸”,喜欢“不劳而获”。特别是“贪生怕死”,这应该是人类的共同点。既然贪生,是不是能够“生优”,把出生缺陷“清零”?既然怕死,是不是能够“病少”,活得长一点,少一些病?那这是不是人类的本原?

 

记得还在当医生时,我眼睁睁地看着那么多病人离开人世,却毫无办法。在当时的湖南医学院(即湘雅),每当有一个病人过世,就要在一个月后召开“死亡研讨会”。作为那里的医生,我们必须参与这样的讨论。哪怕在秋天召开这样的会议,气温只有10摄氏度左右,我里层的衣服还经常会湿透,因为我们必须面对老师的直接拷问——“到底是你的问题,是我们医疗水平的问题,还是病人的问题?”这样的训练,对我们每个年轻人都有很多启发。

 

后来我反思,这是我们对疾病的认知不到位,这是我们的基础科研做得不到位。15世纪以来,我们始终处于落后的状态,其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文化缺少对科学、对真理的探索。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什么?是技术。回头看看几千年的文明古国,我们对世界的科学认知有多少?我们对真理的探索有什么?有人说,我们发现勾股定理,比毕达哥拉斯早了五百多年;我们算得π值为3.14,比西方早了一千多年……就算我们提早发现了这些定理,我们却没有对它们进行应用和推广。

 

鸦片战争以后,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落后挨打的位置;新中国一成立,我们便迎头追赶;等到改革开放,我们开始加速。但实际上,我们还是聚焦在物质时代,聚焦在从物质生产到数字经济的发展上,我们对生老病死的关注不够,我们对生命本原的探索不够。

 

回到自己身上,赚钱对我来说比较容易,也从来不是我的目标,但“贪生怕死”对我来说特别重要。我现在的实际年龄是64岁,我的体质和颜质的评价却只有50几岁,说明我的身体状况比实际年龄左移了。左移10%,叫做良好;左移20%,那就能到100岁了。我现在正在跟王石拼比,看谁左移得更加厉害。


说到底,这是人的本能追求,这是人的自我实践,需要我们为此做一个长远的战略规划。


02

实施三大纪律,让华大人更健康



在华大,内部规定了“三大纪律”。我们要求所有的员工都必须做到“三大纪律”。我们对这个战略规划的定义非常清楚,就是4个符号,即“100+”。“100+”,就是100岁不封顶。


第一, 不允许有已知出生缺陷。

 

如果有出生缺陷,就是我们的耻辱,就说明我们在忽悠社会,在盯着别人的钱包,也说明我们不是真正地从科学出发,不是真正地从人类本原出发。在华大内部,现在已经有1400个员工的孩子出生,无一例存在已知的出生缺陷。在全世界范围内,能够像华大这么做的机构,恐怕没有第二家。

 

而且这是真正的大数据。过去,我们在黔西南和黔东南为每个新生儿做了1Gb的数据,基本上可以防控100种疾病。如果我们能够做100GB的数据,就可以防控1000种疾病;如果我们能够做做1TB 的数据,大概就可以把所有的出生缺陷“清零”了。


最近我们计划和贵阳市政府合作开展防控出生缺陷的全覆盖项目,完全依托于我们自主研发的国产化测序平台。贵阳不但有望成为西部第一个将染色体异常疾病及已知新生儿遗传性疾病“清零”的省会城市,而且将会拥有“人人、实时、终身、世世代代”的生命组学大数据,为贵阳未来的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生命健康服务产业打下坚实的数据基础。


当然,从现在的费用看,获取每个新生儿的数据的成本还是偏高了一点。比如深圳市政府确定了实施100GB数据量的民生项目,覆盖了24万新生儿,那基本上也就控制了50%~60%的出生缺陷疾病。我们在造福民生的同时,通过区块链、密码学等技术加紧实现“人人数据的隐私保护和利益共享”。显然,这也是未来将健康大数据应用于精准医疗及解决数据安全问题的关键。

 

实际上,防控出生缺陷,是“贪生怕死”的第一步,也是民生和社会发展的第一步。我称之为“数字人生”,或者叫“智惠人生”,就是把聪明和实惠放在一起享受的人生。

 

第二, 不允许肿瘤晚于医院发现。

 

我不敢说可以完全预防肿瘤,因为每个人的心理状态、环境、习惯都不一样。但是我们能不能早于医院发现肿瘤呢?在过去几年,我们在全体员工中及早发现了21例肿瘤患者,并且通过积极的早期治疗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截至现在,没有一个人有生命危险,也没有一个人需要承担高昂的治疗费用,所以我们很自豪。

 

第三, 不能死于心脑血管病。

 

我把华大的电梯都关掉,几乎是“强制”员工走楼梯,我把每个员工在食堂的餐饮情况智能化……只要能够把运动和饮食控制住,我觉得就可以把心脑血管病控制住。

 

实施这三大纪律,可以使我们的医疗费用支出降低80%,可以使我们的员工更健康。

 

其实这些年来,我到处呼吁生命经济和生命时代,希望更多人关注生命本原、实现健康长寿。那么,你信不信?你玩不玩儿?你要信,要玩儿,那你就跟我来!


03

让中国引领世界发展


汪建

这个从数字化到工业智造的过程,你都应该参与。我把你们员工的健康搞好,你把我们数字化做好,这绝对公平。我们现在正在迅速地全球化,我自己做,还不如拉着你一起做呢!

马化腾

我们公司大概就有几万人吧。


实际上,从基础科研到产业,我们全都做了。虽然我们的发展范式是超前的,但是整个生命科学领域还没有形成一个生态系统。逼不得已,我们只好自己做了一个生态系统。因为没有基础科研,没人相信我们;做基础科研、不做产业,我们又活不下去。

 

现在,我们还一只脚伸到了工业智造。在全世界,只有两个国家有实力跟我们在仪器制造领域竞争,我们处于一个绝对领先的位置。但我们做工业智造,也是无可奈何,因为从科研到产业都太超前,我们只有让工具自主可控,才能形成一个好的生态系统,才能更好地使基因科技造福人类。

 

我们已经看到党和政府的引导,中国也需要一部分人来做这大数据这方面的工作。习近平主席在数博会开幕式贺信中强调:“中国高度重视大数据发展。我们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全面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助力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希望各位代表和嘉宾围绕‘数化万物·智在融合’的博览会主题,深入交流,集思广益,共同推动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共创智慧生活,造福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提出,为什么不能让中国引领世界发展呢?而且,这种引领世界的发展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也是一种全新的行为模式,需要大家认真思考、认真讨论。如果大家都能参与进来,我们就没有必要做成一个完整的、自我的小生态系统。

 

谈到生态系统,我们为什么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呢?因为过去太孤独,我们只能边走边唱,我们不得不造一个小生态系统。但是,当前的小生态系统或小气候使我们在面对全球竞争时非常力不从心。

 

所以,今天我在这里呼吁,生命科学、生物经济或者数字人生,是建立在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数字革命之上的一个全新的模式。这个全新的模式,一定是基于过去的沉淀和基础。我们也期待能够共同建设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需要党和政府的引领,需要阳光雨露,也需要各位有志之士一起来,这样我们就不会那么孤独。


【100+】面向华大全体员工和家属,通过基因、代谢、微生物、影像等跨组学基线检测和动态监测,和个性化的营养、运动、心理、睡眠等精准健康提升方案,从我做起,践行生命时代全新生活方式,逐步实现员工预期寿命达到100岁,上不封顶。


04

关于基础科研和人才培养

跟东部相比,我觉得贵州在整个科研和教育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要求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从短期看,也许会倾向于引进一些“立竿见影”的产业;但从长期看,需要气沉丹田,因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就是相关的基础科研和人才培养。无论是基础科研还是人才培养,都需要回答能解决现存的什么问题。

 

在巴马的时候,我有很深的体会。巴马被称为“长寿之乡”,但巴马为什么从来不说人均预期寿命呢?巴马的人均预期寿命低于全国的人均预期寿命,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地中海贫血和疾病的存在,其中8%的贫困户都是受到地中海贫血的影响。如果不解决眼下的这个疾病问题,怎么解决长期的发展问题呢?


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有没有去过福利院,经济在发展,但福利院越办越大、各种各样有残疾的孩子越来越多,这已经成了一个巨大的社会负担。

 

从我们在黔西南做的数据看,黔西南的布依族、苗族的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是24%,说明他们有四分之一的几率生下一个重症地中海贫血的孩子,这个数据就摆在那儿。另外,前些天,我去了一个很大的肿瘤医院,院长突然讲了一句很沉重的话:“老汪,这些人明年就都不在了,又换一波人。”这些都是重大的社会问题。

 

我觉得,在解决发展问题的同时,西部地区也要充分考虑人民健康。如果能够把这两点结合起来,西部地区可以更好地快速发展。




最后,关于汪建其人,小编送上“许知远对话汪建”的一段视频。这个任性、率真的老头多次让许知远哑口无言,也是real任性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b00256a0k8j&width=500&height=375&auto=0

许知远 x 汪建:世界是为活得长的人准备的

来源:单向街书店 2017-12-05


汪建的目标是活到 120 岁,他已经早早地给自己做好了墓碑,上面写着“ 1954-2074 精彩人生”。他认为基因技术最终能够让人类实现永生。汪建说自己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他属于未来。作为一名科学家,他身上并没有严肃的气息,反而像“绿林豪杰”一样,透露着直白、狂放。


在许知远看来,他的豁达只是在逃避自己的内心,而汪建对于现实撕裂似的认识,也在不停地冲击着许知远。这不仅是科学家与文人的碰撞,也是肉体与精神、物质与意识的一次对抗。


许知远对话汪建


不同于人们熟悉的科学家形象,汪建身上有一股“匪气”。

 

“我手持钢鞭”、“万物生长不靠太阳”、“别信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这些远去时代的词汇会时不时闪现在他的谈话中,并且有了新的用法。

 

多数时候,他表现得极为自信:“我十项全能没弱点!”“跟我谈大数据,老子是祖宗的祖宗辈。”有时对自己的描述又堪称冷酷:“贪生怕死,自私自利,贪婪懒惰。”

 

对于这种直白,许知远既感觉有趣,又直觉背后隐藏着暗流。汪建很少提及早年的经历。许知远很是好奇,在他表面的戏谑之下,价值观到底是什么,又是什么样的力量,塑造了这种价值观。

 

回顾汪建的经历,他绝对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实践者。1999 年,汪建创建华大基因,率领并参与完成了全球 1%人类基因组计划课题。2007 年,华大基因完成绘制第一个中国人基因组图谱。 2010 年 5 月,56 岁的汪建带领“最年长团队”登顶珠穆朗玛顶峰……在“服务自己,造福人类”的路上,汪建带领着他的团队健步如飞。

 

汪建相信,地球上所有的困境都可以用技术解决。人们无法控制认知,只是因为缺乏测量认知的工具,但这一天总会到来。他经历过饥荒年代,在他眼中,比起肉体痛苦,精神痛苦不值一提。他说,活着,健康幸福地活着,才是硬道理。

 

汪建的目标是活到 120 岁,他认为基因技术最终能够让人类实现永生。许知远却从本质上怀疑这个这个终极目标。永生就意味着幸福吗?嫉妒、荣誉……人类如何逃得掉这些基本情感的束缚?只要活着,就一定要为某种意义而战吧。但在汪建眼中,对痛苦、记忆无休止的探讨毫无意义。向前跑,搁置这些无法掌控的困惑。世界一定是为活得长的人准备的,只有活得够长才能看得到结论。

 

生命究竟是什么?


在未来,人类可以喝下幸福水,就获得幸福吗?


那样的世界,真的美好吗?

 

汪建不置可否。他说,我们一直在朝前走,比起我们的前辈,比起过去的时代,已经太幸福了……他停顿良久,说起一段往事……

 

那是这场对话中唯一一个凝重的时刻。他别过脸,隐忍地叹出一口气。有种类似痛苦的东西,第一次清晰地浮现在这位“乐观者”的的脸上。

以下对话摘选自完整访谈


先活得长,才能看见结论


汪建:我就搞不明白,为什么非要有痛苦,真正的痛苦是来自于吃不饱穿不暖,你痛苦一定是把你的思想要强加于别人,别人不听你,你就痛苦,我根本就不想你怎么想的,我怎么会有痛苦呢,你骂我,我从来没听见。你躲开那个痛苦。

 

许知远:不,这个痛苦一定是说要跟体制对抗啊,它就是人的天然的一部分。

 

汪建:痛苦你换一下呗,你作为一个猴子,你打不赢那个猩猩。你问我有什么痛苦,我没有痛苦,问我有什么难处,我没难处,因为我觉得我每天都在往前走,我好得狠。

 

许知远:那就是说对您来说,那你说从莎士比亚到歌德到鲁迅都没有意义了,他们这些人存在。

 

汪建:他们的东西我从来不看,谁是谁啊,我理他们干嘛。

 

汪建:他有我活得潇洒吗?他有我走得多吗?他有我玩得狂吗?

 

许知远:不知道,因为意识的世界是一个……

 

汪建:是一个未知的世界。

 

许知远:对,但可能也是一个高度宽阔的世界啊。

 

汪建:那可能很慢,先活得长,才能看得见结论。



人类的困境一定可以解决

 

许知远:那您觉得未来五年十年或者二十年最重要的大知识到底是什么呢?

 

汪建:别的我不知道,农业和生命科学和健康,医疗和健康是非常清晰的,就是对生命的掌控,对新型农业的掌控。我刚才讲了就是万物生长不靠太阳,立体农业不靠土壤,不靠天不靠地,掌控生老病死不是梦想,不听天由命这是很明确能做到的。

 

许知远:所以我们移到火星,移到别的星球,就都不是问题了。

 

汪建:绝对不是问题。所以说你要活得长啊。

 

许知远:就是现在所有地球的困境都是可以解决的。

 

汪建:当然是可以解决的。所以说世界是为活得长的人准备的,你不要去想那些社会问题,费那么多劲。往事如烟,它就是如烟。

 


技术革命就是摧枯拉朽

 

汪建:有的用火的能力就有了熟,肉食才有了人类进化,有了对稍微高的温度的控制力就有了陶瓷,就有了青铜器,到了上千度的温度的控制,就有了铁器,到了上万度温度的控制就有火炮,到了上百万度,上亿度就有了核武器,都是你的掌握能力,对一个工具掌控能力。

 

许知远:所以过了 20 年之后,我们所有的对于战争、经济、生活的意义的理解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汪建:农业革命和原始采摘带来的变化,工业革命对农业革命的摧毁,信息时代对工业思想的摧毁,生命科学对工业思想的,对信息思想的,在它的肩膀上走出去,一样的,你不能说我今天不要农业了,就像我今天不要工业一样,都不是。



最大的实践家

 

许知远:很多地方我不同意您的。

 

汪建:不同意没关系,我在这么做,你不同意,你挡不住啊,我要别人同意干嘛,因为我不是一个幻想家,我不是讲我,我也不是理论,我就在干。

 

许知远:你是真正的幻想家。

 

汪建:我是最大的实践家。我别的本事没有,说到做到。我先长命百岁,我看着你们来不来,我说你笑你不信,我干你看你怀疑,我好你学你交钱。



没必要担心技术带来的风险

 

许知远:您真的还少担心比如技术失控带来的风险吗。

 

汪建:我管得了吗。

 

许知远:但是所有比如当年爱因斯坦造原子弹,他其实内心是有很多的纠结斗争的,他觉得这个事情是由他而起的。

 

汪建:不是,你这个说法就是典型的自由的学者的想法。什么事情前沿都是双刃剑,你这个必须面对这样的事情,所以我都不参与这样的讨论,双刃剑的事情讨论有什么意思,可能性会带来双刃剑,那可能性我就不能不动啊。

 


为了拯救自己和拯救人类而来

 

汪建:我们是为了拯救自己和拯救人类来的,我先拯救自己来了,我说我对自己描述很简单贪生怕死,自私自利,贪婪懒惰,12 个字。就是我贪生怕死,你们有谁不贪生怕死,贪生怕死跟我来,勇敢的一边去,勤劳勇敢的一边去,我现在农业就提出了一劳永逸,不劳而获。

 

许知远:那你相信灵魂的存在吗。

 

汪建:信那个东西干什么,费那个劲干什么,自然到时候就会认知它的。

 

许知远:所以这些灵魂,这些意识都是可以通过新的工具来把它算法化,数据化的。

 

汪建:一定会。要不然就在那梦想,没有揭不开的秘密,就是时间了,就是进步了,科技进步了,工具了,没工具。

 

许知远:所以你也不太相信人身上存在的那种神秘性,不可解的神秘性。

 

汪建:神秘性是我不认知啊。

 

许知远:是无知带来的?

 

汪建:对啊。哪有什么东西不可解的。你能产生的东西就有原因,有果就有因有因就能解得开。

 

许知远:那会不会变成盲目的科学主义式的自信。那科学训练的前提就要意识到这种无知的存在啊。

 

汪建:无知你去探索,你觉得你有精力就去探索,觉得有兴趣去探索。


来源:深圳梦(微信号ID:SZeverything)综合自中新经纬、寻找中国创客、华大基因、单向街书店


相关文章: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